发布人: 来 源: 时 间:2014-09-30 收藏
过去五年工作回顾
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,是大安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,是大安市发展历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、城市面貌变化最大、社会建设成效最好、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。五年来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人大依法监督、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励精图治谋新篇,克难攻坚求突破,真抓实干铸辉煌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一、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经济实力显著增强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牢牢把握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转变这条主线,统筹推进“三化”,着力实施“三动”,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。
综合实力连年提升跨越。到年底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.8亿元(预计数,下同),突破百亿元整数大关,五年增长3.3倍;全口径财政收入11.2亿元,地方级财政收入5.75亿元,均创历史新高,分别是五年前的2.5倍和3.4倍,地方级财政收入发展指数全省第一,获得全省县域突破单项奖;县域综合实力排名由2006年37位上升至18位,五年提高了19位,创造了跨越发展中的“大安速度”。
“三农”工作迈出坚实步伐。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,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资金6.1亿元,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推广农业实用技术,粮食产量达到17.8亿斤,跨入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(市)行列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,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占耕地近四分之一,畜牧业已占农业产业比重半壁江山,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。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,龙头+基地+农户+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基本形成。生态恢复步伐加快,主要泡沼实现了满库容蓄水,扎实开展“三年大造林”活动,森林覆盖率提高1.5个百分点,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。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、农业保险、滩地治理、化解乡村债务等项工作成效显著。
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增势。规模以上企业达57户,完成总产值94亿元,年均增长30%。工业占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,对财政贡献率大幅增加。工业集中区从开篇布局到“二次创业”,构筑了新格局,迈入了新阶段。认真落实优惠政策,推行“一区四园”统一管理,开发区在全省排名逐年前移。按期完成节能减排任务,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连年好于“发展杯”任务指标。
第三产业活力显著增强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.6亿元,年均增长14.3%;庆客隆、苏宁等全国知名连锁商企纷纷入驻大安;发展私营企业568户、个体工商户1.8万户,民营经济比重逐年提升。生态旅游方兴未艾,嫩江湾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,完成投资2亿元,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景区功能显著提升,“东赏长白山,西游嫩江湾”旅游品牌深入人心。
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。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增强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%。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,启动实施了大安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,大安灌区开工建设,万亩水稻试验田试种成功,油田产量实现翻番,风力发电发展迅猛,并网发电35万千瓦,我市成功跻身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行列。这些事关长远、事关全局、事关发展的重大项目启动实施,必将加速助推大安经济新一轮腾飞。
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大力改造棚户区,新建楼房210万平方米,1.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,主城区平房基本得到改造,大安北建起“北部明珠”新城,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棚户区改造先进县(市)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新建、改造主次街路43条、巷道600条,天然气入户2万户,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成使用,供(排)水、供气、供热、供电等市政公用设施进一步健全。环境整治效果明显,加大绿化、美化、亮化、净化力度,加强城市综合执法,大安市容市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。
二、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,社会民生持续改善
过去五年,我们紧紧围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千方百计谋求群众福祉,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。
民生实事全面落实。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,开发就业岗位4.6万个,年均输出劳务9.1万人(次)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.5亿元,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。积极筹措资金2.4亿元,发放国企下岗职工失业金,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标准。基本医疗保险全面铺开,兑付医保资金1.06亿元。提高城镇职工社保待遇标准,推进新农保试点,参保11.5万人。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,建设城市及农林场廉租房21万平方米,完成“暖房子”工程80万平方米,改造泥草房5.4万户。解决农村13.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。
社会事业长足发展。人均科教文卫投入在全省排在第四位。科技创新步伐加快,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(市)。教育振兴计划稳步实施,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,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。文体活动日趋活跃,建成一批市民休闲广场、农家书屋、文化大院,全民健身蓬勃兴起,竞技体育屡创佳绩。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,新建市中医院,乡镇卫生院全面改造升级,医疗卫生条件有效改善。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,主要指标均好于省规定标准,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(市)。老龄事业取得新突破,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(市)。积极开展“双拥”创建,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“三连冠”。编制完成《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》。街道(社区)、民族、宗教、档案、气象、红十字、残疾人、妇女儿童等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。
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000元和4690元,年均分别增长17.6%和13.8%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.2亿元。城市居民住楼率72%,农村住房砖瓦化率70%。城乡有线电视入户率60%。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98.3%。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93个,4.2万农民脱贫。
三、坚持把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,社会大局安定祥和
过去五年,我们始终牢牢把握稳定压倒一切,注重标本兼治,推进依法治市,加强社会管理创新,妥善处理社会矛盾,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改革开放不断深化。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,国有工业企业、农村综合配套等项改革进展顺利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实际利用域外资金260亿元,世界500强企业法国罗赛洛和西班牙歌美飒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市,实现了我市引进外资的重大突破。
维稳工作扎实有效。彻底解决一批上访案件,信访量呈明显下降趋势。深入推进普法,荣获全国“五五”普法先进县(市)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,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加强城乡交通秩序整治,被评为全国平安畅通县(区)和平安吉林建设示范县(市、区)。科学合理利用土地,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。有效防范和处理邪教,实现“三无”目标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,杜绝了重特大事故。
政府建设不断加强。认真执行市委决策部署,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监督,办理议案、建议、提案468件,办复率100%。市长公开电话受理群众投诉每件必复,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畅通。加强软环境治理,被评为全省软环境建设先进县(市)。全面落实廉政建设“一岗双责”,严格贯彻执行《廉政准则》,干部廉洁从政、执政为民意识明显增强。
各位代表,过去五年,是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,进一步认清市情,探索和开辟大安快速发展新路径的五年,是我们解放思想、与时俱进,以大开发、大建设、大发展的坚定决心把大安发展推向生机勃勃新阶段的五年,是我们满足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,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令人瞩目新成就的五年。这五年,我们一步一个脚印,一年一个台阶,创造了大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市委正确领导、科学谋划,得益于市级班子精诚团结、民主决策,得益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群策群力、共同奋斗,得益于各部门顾全大局、真抓实干,得益于全市人民开拓创新、辛勤努力。在此,我代表市政府,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,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,向离退休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大安建设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任务
各位代表,纵观未来五年,大安市厚积薄发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,全市必将进入蓄势快发、提速跨越关键期。全市经济社会取得显著成果,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;我市被列为中蒙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,为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;全市上下群情振奋人心思进,为发展蓄积了强大动力。只要我们抢抓机遇、用好机遇,就一定能够赢得大发展、大跨越,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。但同时,必须清醒认识到,我市纵向比进步较快,横向比差距仍然较大。欠发达地区的定位仍然没有改变,发展内生动力不足,经济总量较小,经济结构不尽合理。随着县域经济竞相崛起,我们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,竞争更为激烈,发展形势更加紧迫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我们必须要以开放的视野、战略的眼光,聚精会神抓经济;必须要以超常的举措、拼搏的精神,千方百计谋发展;必须要以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的理念,不遗余力惠民生,着力建设繁荣和谐新大安。
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,以加速崛起、富民强市为目标,以创新理念、真抓实干为主题,深入实施“三三一”兴市战略,以“三动”促进“三化”,着力建好“三城”,倾力办好“三园”,努力提升“三品”,大力发展和改善民生,全面加强社会事业,推动经济社会逐步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,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。
奋斗目标是:到2016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,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前十行列;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,力争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;“三城”达到省级标准,“三园”达到地市级标准,“三品”达到北方发达县级城市标准;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,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,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。
战略举措是:
一要放大资源优势。集中力量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“油、气、水、土、风、光”等资源,加快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二要实施重大工程。全面实施开发区新址扩建、大安灌区、土地整理、新能源综合开发景观带、嫩江湾湿地开发、长白客运专线、嫩江公路大桥、风电输变电站、火电开发、城市开发、富民工程等重大战略工程,每年投资规模都要超过100亿元,靠大投入带动大发展。
三要促进成果共享。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,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80%用于民生改善,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。
主要任务是:
一、优化农业发展结构,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
坚持以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,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。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加快土地开发整理步伐,粮食产量实现翻一番,努力建成全国产粮大县;实施以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工程,努力建成全国水利重点县;做大做强优质畜牧业,努力建成全省精品牧业大县。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,促进农畜产品转化增值。加强生态建设,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,打造“生态大安”。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。制定出台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》,继续巩固壮大有基础优势的产业,积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,划定优势产区,建设一批重点村和示范区。充分利用江河泡沼和新开发稻田鱼塘,发展特色水产业,把我市建成东北地区特色淡水养殖基地。全力抓好“菜篮子”工程,切实保障“菜篮子”产品长期稳定供给。要加大科技投入。推广良种良法,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,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。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,探索推广应用农业环保技术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二、建设新型工业基地,着力提高工业支撑能力
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,努力扩大增量、盘活存量,壮大工业经济规模。要做强八大重点产业。抓好风电配套产业,实现风电配套本地化;抓好石油配套产业,提高零部件配套率;抓好汽车配套产业,盘活闲置资产;抓好橡胶化工产业,打造世界最大明胶生产基地;抓好食品加工产业,打响白酒、矿泉水等地方品牌;抓好服装鞋帽产业,探索组建轻纺工业集团;抓好农副产品加工产业,引进大型龙头企业;抓好饲料加工产业,打造区域性饲料生产加工基地。要壮大六大能源基地。抓好石油生产基地,稳定第一税源;抓好天然气生产基地,推动“气化大安”;抓好大型风电基地,打造吉林西部风电走廊;抓好太阳能发电基地,建立太阳能发电站;抓好生物质发电基地,实现原料替代重大突破;抓好火电基地,力争取得重大进展。要全力建设工业新区。再掀开发区“二次创业”高潮,调整开发区规划,重新选址建设工业新区,搭建工业经济发展新平台。进一步健全“一区四园”体制机制,整合发展力量,增强发展能力。依托园区,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,重点引进生产性和税源型项目。
三、推动发展提速升级,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
充分借助“长吉图”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外溢效应,推进服务业向集群、特色、现代方向转变。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。配合搞好长白客运专线建设,增强港口活力,全力促成嫩江公路大桥项目,提高通道运力。研究制定扶持商贸物流优惠政策,培育龙头物流企业,打造城市精品商业区。加强城乡特色专业市场建设,优化城乡市场布局。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。把生态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强化区域旅游发展合作,打造特色休闲度假旅游。加快推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,重点建设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,提高景区档次和综合接待能力,尽快把嫩江湾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。争创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。要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。充分发挥银信部门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功能,提升金融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。加快发展各类保险、中介等服务业,加强电子政务建设,实现网上行政审批。
四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,着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
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管理,统筹推进城镇化,努力建设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魅力大安。要构建城镇化发展战略格局。按照“中心城崛起,小城镇带动,新农村提升”的发展思路,推动大安中心城率先崛起,打造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区域性中心城市,促进安广、舍力、两家子等小城镇加快发展,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。深入开展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提升”工程,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。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。按照“南扩北拓、沿江沿湖”的发展思路,修编城市总体规划。结合编制城市防洪规划,大力引水兴城,开通城市运河,打造“一江环绕、四湖相拥”的城市水系。改造旧城区,建设滨江、南湖和安北新区。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,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措施,提高城市绿化水平。要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。加强政策引导,强化产业支撑,着力培育特色,增强内生发展动力,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。
五、实施富民工程,着力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
紧紧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集中智慧、集中力量、集中财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。要推动全民创业。进一步落实国家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,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。要扩大社会就业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。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力度,推进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。保持城镇“零就业家庭”动态为零,加强劳务输出。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。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,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。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力等各种因素,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。要加强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。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,逐渐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。加大对弱势群体救助力度,保障基本生活。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,基本满足城乡低收入者和中等偏低收入者住房需求。
六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着力增加人民群众幸福指数
民生大于天,幸福最关情。必须倾心倾力增进人民福祉,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满意度,促进社会持续和谐。要全面发展教育事业。深入实施教育振兴计划,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加快普及城乡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。要大力发展文体事业。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,精心打造文化乐园,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城。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、体现大安文化底蕴的道德行为规范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,打造以辽金契丹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。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广电事业发展水平。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兴建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和市民广场,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积极发展竞技体育,重振“全国田径之乡”。要加快发展卫生事业。加快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,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。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。切实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要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。提高优生优育水平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。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。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,推进节能减排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要创新社会管理。充分发挥街道(社区)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,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,建立新型管理和服务体制,健全社会矛盾多元解决机制,不断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。坚持安全发展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。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,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,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。
2012年工作安排
各位代表,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第一年,也是继往开来、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。开好头、起好步,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。
主要目标是: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%,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均增长18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5%。
实现上述目标,要切实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。
一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
立足借力发展、投入发展,重点抓好3件事。1、大力招商引资。落实招商引资政策,严格目标责任制,全年引进资金94亿元,同比增长30%。2、精心谋划项目。储备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项、实施50项;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,每个部门要必保争取到2个以上项目。3、全力抓好重点项目。大安灌区全部竣工,充分发挥效益;土地整理二期工程全面启动,完成一期工程渠系衬砌;油气开发投资22.4亿元,新打油气井580眼,油气当量达到170万吨;风电必保装机70万千瓦,新并网发电15万千瓦,完善“双百万千瓦”风场详规;推进500千伏升压站、嫩江公路大桥项目,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;重庆通用机械(集团)50万千瓦风力发电及水源热泵项目争取尽快实施。
二、切实抓好“三农”工作
立足发展现代农业,巩固基础地位,重点抓好6件事。1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,确保补贴资金及时、足额发放到位。落实高产示范田10万亩,辐射带动20万亩。推广“五项技术”150万亩,全程机械化25万亩。2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。发展特色经济作物46万亩(棚膜26万亩),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48万亩。新建牧业园区(小区、家庭养殖场)10个,发展专业村屯20个、专业大户1500户,畜禽总量达到1742万头(只)。3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。编制西部洪水资源化利用规划。新打抗旱井600眼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,发展节水灌溉17.3万亩(玉米膜下滴灌14.5万亩)。实施堤防除险加固、小型水库、月亮泡东灌区引水渠道工程建设。投资2.7亿元,改造升级农村电网,提高电力保障能力。4、推进产业化经营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7%,订单发展到65万亩,种养基地发展到75个,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0个,各类名牌发展到20个。5、着力建设大生态。坚决打好“举市三年大造林”决战,高标准造林4.85万亩。继续实施生态引水工程,灌溉泡沼、草原,恢复湿地。6、加快建设新农村。坚持以点带面,集中力量建设39个示范村,全市抓出5个村容整洁、环境优美、设施齐全的“样板村”。
三、切实抓好工业经济
立足总量提升、存量扩张、增量发展,重点抓好3件事。1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。大力发展新能源配套产业,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同比均增长20%。2、加快推进园区建设。开发区工业新区今冬要完成土地征收任务,明春开始建设,当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,当年实现企业入区。安广、舍力、两家子“三园”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,至少都要有2户新企业入园。3、全力发展总部经济。总结重庆重通经验,坚持把引入总部经济作为重要任务,力争至少再有1个大企业、大集团总部落户大安。同时,要抓好节能减排,降低能耗,确保完成上级约束指标。
四、切实抓好第三产业
立足发展大物流、大商贸、大旅游,重点抓好3件事。1、做活内贸。推进“万村千乡”市场工程,覆盖90%以上行政村;开工建设建材批发、蔬菜批发和安广农贸市场。着力发展房地产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亿元,同比增长15%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00户、私营企业50户。2、做大外贸。扶持外贸出口企业壮大经济主体,优化商品结构,开拓出口市场,全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,同比增长20%。3、做强生态旅游业。把嫩江湾湿地纳入全省旅游线路,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,健全管理机制,提高接待能力,全面打响嫩江湾湿地品牌。全年接待游客要增长50%。
五、切实抓好城市建设
立足规划出名品、建设有档次、管理上水平,重点抓好6件事。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20亿元。1、实施道路畅通工程。开工建设城市公铁立交桥,建成滨江大道、南环路、育才东路,新建、改造嫩江南街、兴华街、锦华东路等主次街路5条。在城市主干道新设固定公交站点100处。2、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。完成核心区剩余40万平方米棚户区的立项和征收,加快建设南湖新区、滨江新区,新建、续建楼房60万平方米,新建社区办公用房5处。3、实施市政公益工程。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。天然气新入户5000户,城区入户率达到50%。新建集中供热站1座,提高城市集中供热能力。4、实施绿化亮化工程。绿化主次干路,建设烈士陵园绿地广场,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,城区绿化率达到29%。新建街路全部亮化,推进社会亮化,打造2个精品亮化广场。5、实施安居和“暖房子”工程。新建城市廉租房2.5万平方米,解决500户“双困”家庭住房问题。实施“暖房子”工程120万平方米。6、实施城市管理工程。严格执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,加快控详规和专业性规划编制。加强物业小区建设,规范物业管理。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,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,彻底改善交通秩序、环境卫生状况,争创省级卫生城。
六、切实抓好财税收支
立足多元发展,涵养培育“大财政”,重点抓好3件事。1、依法治税。加强对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,防止税源流失,做到应收尽收。2、扩大财源。巩固现有财源,培育后续财源,发展新型财源,提高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。促成MI能源公司属地注册。向上争取资金要增长20%。3、加强管理。注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,狠抓一次性税源。坚决制止铺张浪费,控制一般性支出。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预决算审核制度,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管理中心作用,强化监督,跟踪审计,杜绝挤占挪用,确保资金使用安全。
七、切实抓好各项社会事业
立足统筹推进,协调发展,重点抓好5件事。1、加快科技创新。组织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、省级10项。2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。投资2850万元,完成大安二中、市第二幼儿园建设。3、繁荣文化体育事业。组织开展“三节”和“情系嫩江湾”系列文化活动,完善农村综合文化站、文化大院、农家书屋等场所设施。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,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。4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。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,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。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。5、做好人口计生工作。强化人口安全观念,稳定低生育水平,控制人口数量。同时,要下大力气抓好民族、宗教、广电、双拥、档案、史志、气象、街道(社区)、红十字、残疾人、老龄、妇女儿童等项事业。
八、切实抓好民生实事
立足改善生存性民生、保障发展性民生、解决安全性民生,重点抓好8件事。1、确保新增财力的80%用于发展和保障民生;2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,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,输出劳务9万人(次);3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,扩大“五险”覆盖面,基本实现应保尽保;4、做好城市扶困、农村救灾救济和专门救助工作,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;5、解决2.5万农民和18所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;6、修建村村通等级公路398公里,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100%;7、完成129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;8、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20个,确保8000人脱贫。
九、切实抓好社会稳定
立足和谐发展,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,重点抓好3件事。1、加强信访工作。落实信访责任制,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。坚持抓早抓小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增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,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。2、开展“平安创建”。做好“六五”普法,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,营造学法、懂法、守法的社会氛围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,坚决扫除黄、赌、毒等社会丑恶现象,有效防范和处理邪教,推进省级平安城建设。3、确保安全生产。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,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。加强安全监管,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。
十、切实抓好政府效能建设
立足执政为民,合力发展,新一届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。要深化“三治三强三提升”活动,加强效能建设,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。一要有新面貌。在任何情况下,良好的精神状态,都是事业心、责任心的直接体现,是战胜困难、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。全体公务人员一定要以对大安发展高度负责、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,进一步振奋精神,勇挑重担,恪尽职守,直面挑战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大安新一轮的大发展、快发展。二要有新理念。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来调整思路,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来转变观念,自觉摒弃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束缚发展的陈旧观念。大力倡导自觉学习、终身学习,善于在实践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、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、统筹兼顾的能力、抓好落实的能力,以宽广的视野、创新的思路,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。三要有新转变。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总体要求,廉洁奉公,严于律己,树立良好政府形象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,力戒形式主义,反对铺张浪费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集中财力办大事、办好事、解民忧,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与群众的需求一致起来,各项目标与群众的意愿一致起来,营造政通人和、心齐气顺、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。四要有新作为。对事业充满热情,对人民充满深情,对工作充满激情,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力、执行力、战斗力,比激情看干劲,比创新看方法,比作风看落实,比一流看成绩,在新的征程、新的起点上,不断创造出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。
各位代表,同志们,大安是一个干大事、创大业的好地方,更是一个能谋大事、能成大事的好地方。“使命系身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须策马加鞭”,让我们在市委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,全市上下心齐劲足、心无旁骛,牢固树立敢闯、敢试、敢为人先的精神,保持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的作风,扎实工作,攻坚破难,我们科学发展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,大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!
|